发布时间:2025-05-10 来源:人民网
在文化社区建设的征程中,邹平市大胆探索,精心谋划 “阵地升级、服务提质、品牌塑魂”三步走战略,致力于为居民营造更为优质的文化生活空间,以文化之力激活基层治理的“一池春水”。
全域统筹,构建便捷“15分钟品质文化圈”
邹平市秉持“空间重构+功能嵌入”理念,全力打造“15分钟品质文化圈”,让居民在短时间内就能轻松享受文化服务。黄山街道从全局着眼,构建社区文化生态,在不同社区打造各具特色的多功能文化矩阵。铝谷社区“六谷五室”文明实践功能区、政苑社区320㎡的城市书房、月河社区 500㎡的共享书屋各具魅力,并且通过“社区+学校+企业+志愿者”四方联动,形成了集有声阅读、VR体验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复合型文化阵地。高新街道兴业社区整合党群服务中心与5个小区的特色文化空间,构建“1+5+N”立体化文化服务矩阵,创新7级网格管理体系,实现文化服务全社区覆盖。
精准供给,定制个性化文化菜单
为满足不同年龄段居民的多样化需求,邹平市创新采用 “需求导图+项目清单”模式,精心推出阶梯式文化菜单,构建起“银龄课堂——青年夜校——亲子学堂——童趣托管”四阶服务体系。同时,建立“需求征集——服务设计——效果反馈”闭环机制,依据居民需求开展特色活动,如“政小缘”微电影、四点半课后托管、悦享夜校等。此外,创新“文化合伙人”制度,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助力实现“一人一艺”文化惠民目标。
多元参与,共筑共建共治共享社区
邹平市积极引导多元主体参与文化社区建设。黛溪街道东城社区联合辖区学校成立“阅立方”共育联盟,形成“家长进课堂、教师进社区、学生进社会”的良好互动模式。高新街道兴业社区首创“同心圆桌会”协商议事机制,联动各方力量,制定18项文化项目服务清单,落地480余场次文化服务项目,还引入16家共建单位,组建文化服务联盟。高新街道君悦社区联合公安、司法、学校、教育培训机构组建“魏苗计划”未成年关爱项目,通过寒暑假公益课堂、点亮微心愿、图书漂流、童趣夜市等活动,持续丰富社区未成年人文化生活,形成社区关爱、孩子参与的“双向奔赴”文化氛围。
邹平市着力打造“一社区一IP”文化品牌矩阵,推动社区从单纯的“文化供给”迈向深度的“文化治理”,以文化社区建设为有力抓手,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水平,让居民的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张学东 李晓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