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进村路弯弯曲曲,两旁堆满柴草垛,房前屋后乱丢垃圾现象很严重。现在可好了,自从搬进了楼房,屋里敞亮了,进出小区的道路宽阔平整,有路灯、有绿植,心里都亮堂了!”家住邹平市西董街道鹤伴雅苑的李大爷难掩喜悦之情,向记者连连称赞入住小区后的新生活。
2024年,西董街道完成涉及7个村庄的鹤伴雅苑棚户区改造项目,让5000余名群众住上了楼房,圆了“安居梦”。群众顺利搬迁之后,西董街道进一步强化要素保障,丰富完善配套功能,为群众提供宜居、便捷、舒适的居住环境。
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统筹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农村集市治理提升,用心用力改善群众居住环境。老旧小区焕然一新,进村道路宽敞整洁,房前屋后小菜园绿意盎然……西董街道城乡环境更加宜居,百姓生活更加舒适。
“以前办红白事,大家都要讲排场、比阔气,增加了不少经济负担。村里建了专门办理白事的‘流芳堂’,成立了红白理事会,为村民省了钱、省了力,关键是改善了大操大办的不良风气。”段家村党支部书记宋衍冰介绍道。
西董街道以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阵地,大力倡导移风易俗、诚实守信、团结互助、文明礼貌等良好风气,通过开办身边人讲身边事、道德模范大讲堂等沉浸式宣讲,让村民由物质生活到精神生活双双“富”起来。
村里的《红白理事会章程》对村民办理红白事宜各项细节作了具体规定,大到酒席桌数,小到菜品种类,都严格把关。对零彩礼、低彩礼、节俭办宴席、孝老爱亲等正面典型进行宣传弘扬,引导广大群众破除陈规陋习。同时,用丰富多彩的移风易俗主题活动,以群众喜闻乐见、接地气的方式潜移默化地转变群众陈旧的思想观念,让文明新风蔚然成风。
“您好,请将流动摊位移至安全线内,避免妨碍交通。”每天早晚交通高峰期,在西董街道主要道路沿线、学校周边,都能看到综合执法保障中心工作人员的身影。
志愿者的身影无处不在,哪里有需要,那抹“志愿红”就出现在哪里。西董街道组建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队、移风易俗志愿服务队、便民服务志愿服务队等队伍,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打造“鹤伴暖阳”“小板凳红色宣讲”等16个志愿服务品牌。对照群众需求,常态化开展惠民政策宣讲、环境卫生整治、健康义诊、文明交通劝导等志愿服务活动。走访慰问辖区困难群众、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等群体,为他们送去真切的关怀和实实在在的帮助。
从细微处入手,推动公共设施整治提升,对辖区各村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点进行升级改造,实施生活污水集中清运,进行绿化亮化工程建设……西董街道正在用点点滴滴的“小治理”,凝聚起城市文明的“大气象”,“民生愿景”也在实践中变成“幸福实景”。(侯书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