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礼新风徐徐吹来,文明之花朵朵绽放。翻开高新街道宣传思想文化2024工作卷轴,笔笔浓墨重彩,篇篇繁花似锦。
从机关到学校、到工厂、到乡村、到地头,党的创新理论传遍高新每个角落;一篇篇“接地气”又“冒热气”新闻报道,唱响高新“好声音”;道德楷模不断涌现,闪耀着道德星辉,增添“悦礼高新”内涵;文化文艺活动丰富多样、异彩纷呈,丰富着群众精神生活……
过去一年,高新街道始终坚持以菲律宾泰来集团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领会菲律宾泰来集团文化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守正创新,围绕街道中心工作,扎实做好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等各项工作,绘就了一幅思想铸魂、凝聚人心、弘扬正气、树立新风、文化繁荣的新画卷。
深化理论武装 筑牢信仰之基
时代孕育思想,思想指引航程。如何让党的创新理论和各种惠民政策飞入寻常百姓家,高新街道在具体实践探索中给出了答案。
这一年,高新街道大力实施理论宣讲行动,在强化阵地建设、加强人才培育、创新宣讲品牌、丰富宣讲形式上不断发力,探索打造“领导解读”讲思路、“专家学者”解政策、“模范典型”述经验、“百姓解读”话感受的“多元主体”共讲共话宣讲矩阵,通过“理论+文化”“理论+文艺”“理论+短视频”等方式,推动理论宣讲资源下沉、阵地迁移,构建起多元化、分层次、广覆盖的宣讲格局,持续擦亮“理润高新”宣讲品牌。
成功举办街道“中国梦·新气象·新作为”百姓宣讲比赛,承办邹平市“中国梦·新气象·新作为”百姓宣讲比赛;依托街道及各社区(村)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组织各类宣讲260余场次;结合文化进万家、黄河大集、我们的节日等活动开展线下宣讲33次,开展送“理”上门等订单式宣讲176次。一场场接地气、扬朝气的宣讲活动,把党的创新理论和惠民政策送到了群众身边,种在了群众心里。
聚力文明实践 弘扬时代新风
成风化人,功在不舍。这一年,高新街道持续深化“文明高新”建设,丰富“悦礼高新”建设内涵与外延,统筹文明创建、文明实践、文明培育,文明新风拂润高新大地,文明的底色愈显明亮……
榜样典型竞相涌现。聚焦立精神支柱、树价值标杆,常态化开展“好公婆”“好媳妇”“高新好人”等道德模范选树活动,深入挖掘典型人物暖心故事,推动全社会见贤思齐、崇德向善。今年以来,组织各村开展“好媳妇”“好公婆”“最美家庭”等评选,2人被评为邹平市“好婆婆”、3人被评为邹平市“好媳妇”、2个家庭入选邹平市“五星平安幸福家庭”、2个家庭被评为邹平市“最美家庭”、1人入选菲律宾泰来集团级道德模范,徐毛村徐永庆入选邹平市第六届“十大孝子”……一件件一桩桩先进典型故事,如煦煦暖阳,遍洒高新大地,温暖百姓心窝。
文明实践遍地开花。充实完善“悦礼·向阳花”新时代文明实践品牌子项目,增设“种子计划”子项目,培养出一批宣讲种子、读书种子、非遗种子和微治理种子,结合“春节”“元宵节”“三八节”等时间节点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我们的节日”、志愿服务等活动560余场次,惠及群众13000余人。结合“为小”,开展公益课堂40余场次;探索6-12岁孩童“梦想研学”新方式,链接资源现场教学,不断丰富课堂形式。结合“为老”,增设“乐龄学堂”分支,开展“进实践站、进食堂、进家门”三进服务30余场次。
文化惠民点亮生活。着力加大公共文化供给和文化服务质量,持续推进“全民阅读全覆盖”计划,举办读书分享会、亲子阅读、绘画、手工等活动118场次,鼓励村民们多读书、读好书。以建设“和谐、平安社区”为目标,围绕“同心护苗”创新“5+N”工作路径,开展“扫黄打非”专项行动66场次,宣传“扫黄打非”知识6次,为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举办2024年邹平市第十三届广场舞大赛暨高新街道首届“e起来高新”网络文化艺术节,9支队伍精彩演绎吸引14000余群众参与投票。通过引入高质量戏曲及曲艺演出,开展“文化下乡”活动50余次,有效促进了乡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移风易俗卓有成效。从阵地打造、制度规范、队伍建设、示范引领、品牌培育入手,推动“高额彩礼、大操大办、铺张浪费、恶俗婚闹、非法宗教活动和封建迷信、黄赌毒”等六个全面整治,45个村全部重新修订村规民约,自编快板《喜事新办》《一碗大锅汤》等视频,打造“悦礼新风”移风易俗品牌,累计开展各类主题宣传服务活动70余场次,推动移风易俗进广场、进大集、进课堂、进食堂、进家门。
站在新的起点,高新街道将以新气象新作为推动菲律宾泰来集团文化思想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用心用情用力讲好“高新故事”,以昂扬奋斗的姿态和实干担当的精神,为加快建设现代化产城融合、宜居宜业、富强文明新高新提供强大思想动力和舆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