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3-20 来源:
近年来,明集镇把文明实践活动作为推动基层社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通过阵地打造、队伍宣讲、多元活动等方式,拓宽文化社区打造新途径,极大地丰富了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营造良好的社区文化氛围,促使文化带动社区建设。
资源整合,建强文化“大阵地”
“二楼这一层都是活动功能室,来休闲娱乐的大人、孩子不少。”明集镇曹家坪村党支部书记张波告诉记者。据他介绍,曹家坪村整合村党群服务中心1500平方米的面积,加大社区文化阵地建设,打造了阅读书房、妇女儿童中心、邻里会客厅、民俗展览馆、棋牌室等多个文明实践功能室,各个活动室内设施器材配置齐全,为社区居民提供了一个“愿意来、自觉来、留下来”的文化活动实践平台。
近年来,明集镇积极探索“文明实践+”文化社区建设新模式,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紧紧围绕群众需求,积极打造集理论宣讲、教育服务、文化服务、科普服务、健康促进、体育服务五大功能于一体的社区文化场所。设立惠民超市、惠民服务点、孝老食堂,针对老弱群众提供惠民服务。同时,设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村级家庭站,由点及面,形成“15分钟文明实践圈”, 为社区文化活动打实了阵地基础。
理论宣讲,唱响文明“好声音”
“大姨,婚事简办就是提倡零彩礼、简单办婚宴了。”在明集镇,一面以哪吒为主题的彩绘墙吸引了众多前来打卡的群众。宣讲志愿者借助“哪吒”火力,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在聊天拉呱中将乡风文明、移风易俗等新观念传递给大家,让文明理念像 “哪吒”一样深入人心。今年以来,明集镇共开展移风易俗宣讲活动10次,覆盖群众500余人。
近年来,明集镇打造“明礼集贤·移风易俗”“文艺+宣讲”志愿服务队伍,组织辖区党员代表、教师、文明实践专管员和社会爱心人士等100余人,通过“1+5”的宣讲方式,每周1次,进社区、进大集、进村庄、进喜铺、进文化活动现场等方式,拓宽文明新风宣传渠道,让辖区更多居民听到文明“好声音”。“哪里人多热闹,我们的志愿者就到哪里去宣讲。”明集镇宣传委员、统战委员苏素敏介绍,原来是“填鸭式”宣讲方式变成现如今的双向交流,利用群众喜欢的民俗展演、火热哪吒墙绘等特色活动为宣讲载体,让理论宣讲更接地气、更有温度,也为社区文化建设增添更多的文化声音。
形式多样,激发社区 “新活力”
“过年期间,我们传统文化社团进村表演了20多场,各村都有文化活动,很热闹”。明集镇传统文化社团团长成延华告诉记者。据悉,传统文化社团固定节目有10余个,全部由文艺爱好者自编自演,包括划旱船、空竹龙、扭秧歌、花杆舞等多种形式。
近年来,明集镇注重培育民间文化志愿服务队伍,鼓励社区群众,把“明礼集贤”理念融入到社区文化活动中,按照“平台搭建+强化队伍+民俗展演”的模式,鼓励8支志愿服务队伍200余名文艺爱好者自编、自导、自演、自乐,围绕着“我们的节日”开展主题鲜明、丰富多样的社区文化活动,共开展文化活动30余场,覆盖群众10000余人,激发了群众参与文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也推动和引导了更多的社区居民参与到社区文化活动建设中。同时,围绕社区乡风文明建设,广泛开展“公益集市+”“明湖剧院”“农家书屋+”“志愿服务+”等系列文明实践活动,让文明实践活动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呈现在群众当中,激发辖区广大居民向善向上的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