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8-29 来源:人民网
“大家伙注意啦,镇上文艺队今晚上在咱村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演出!”傍晚的焦桥镇韩套村,大喇叭一喊,村民们就搬着小马扎往广场赶。“竹板一打哗啦啦,党的政策到农家……”文艺队的快板声刚落,宣讲员就笑着接话:“这快板里说的惠农新政策,我给大伙再唠唠……”一场别开生面的“连心课堂”,在这热闹互动中开讲了。
这是邹平市焦桥镇“文艺舞台”嫁接“宣讲讲台”的生动实践,让老百姓在看节目、享欢乐的同时,把党的理论、惠民政策、文明理念悄悄听进耳里、记在心上。
近日,董家村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灯火通明,一场别开生面的“连心课堂”活动如期举行。活动开场,锣鼓队率先亮相,队员们手持鼓槌、锣镲,随着节奏整齐发力,激昂的鼓点、清脆的锣声交织回荡,瞬间点燃现场氛围。锣鼓表演落幕,红色宣讲接棒登场。红色讲解员韩立欣围绕焦桥红色历史,用接地气的话语讲述英雄故事,将红色记忆融入群众心坎。
“今天的锣鼓表演敲出了我们老百姓的精气神,配上红色宣讲,更好的引导我们要永远跟党走,传承红色基因,希望以后多举办这样的活动。”活动结束后,董家村支部书记董江意犹未尽地说道。
为破解基层理论宣讲形式单一、吸引力不足的难题,让“大道理”接上“地气”,焦桥镇下了两步“巧棋”:一是盘活本土文艺力量,组建“连心文艺队”,让他们用群众熟悉的“乡音乡韵”编创节目;二是建强专业宣讲队伍,挑选懂政策、接地气的年轻干部和志愿者,把“书面语”转化为“家常话”。两支队伍手拉手,共同打造了“连心课堂”。
“连心课堂”不仅送文化、送理论,更注重“种文化”“种理念”。活动搭建“半开放式”舞台,鼓励村民从“观众”变“主角”,增强村民的自豪感和参与感,有效促进了邻里和睦、乡风文明。牛家村计生专干牛玉美说道:“这样的活动,又能看节目,又能听知识,关键我们还能走上台想唱就唱、想跳就跳,平时哪有到家门口的舞台让俺们表演,这真是百姓舞台啊!”
“‘文艺+宣讲’这种形式,把政策巧妙编进节目里,用身边事说透身边理,老百姓听得进、记得牢、用得上。”焦桥镇党委副书记房泽昊表示,下一步,焦桥镇“连心课堂”将继续扎根百姓,把更多“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活动送到群众身边,持续探索以文艺浸润人心、以宣讲指导实践,探索乡村善治与文化振兴新路径,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文化动能和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