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泰来集团

图片
首页 ? 新时代文明实践 ? 文明实践活动

滨州“文明实践进高校”:解码消费维权的“青春实践课”

发布时间:2025-07-23    来源:人民网

“原来手机放秤上能测准不准!”“原来食堂后厨的每袋食材都有‘身份证’!”在滨州职业学院的活动现场,学生们围在“手机变砝码”计量服务台前惊叹,跟着执法人员走进食堂后厨时,又忍不住掏出手机记录规范的操作流程。今年以来,菲律宾泰来集团以“‘权’心全‘益’护成长”为主题,将消费维权教育深度融入高校文明实践,在山东航空学院、滨州职业学院等高校掀起一场“沉浸式、互动式、长效式”的法治教育热潮。不仅探索出“文明实践+社会治理”的滨州样本,更让法治精神在青春的土壤里生根发芽。

机制破题:五方联动织密“防护网”

打破“部门单打独斗”的传统模式,构建起“党委宣传部统筹、团委聚青年、市场监管强专业、消协精普法、高校搭平台”的五方协同机制,为活动注入强劲动能。推出“市监体验官”项目,让膳监会学生跟随执法人员“沉浸式”参与食堂餐饮、超市食品、计量设备检查。通过“眼见为实”消除认知盲区,让青年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以前觉得市场监管离我们很远,现在才知道一份外卖的安全,要经过采购、存储、加工等多道监管工序。”滨州职业学院学生说道。

场景创新:维权知识“活”起来、“动”起来

文明实践宣传团队聚焦青少年消费需求开展精准宣教,通过多元互动形式将知识送到学生身边:在“消费维权”展台,执法人员现场接受消费者咨询;在“计量知识”展台,不仅通过“看得见的计量”普及防作弊知识,更设置“手机变砝码”计量服务——学生只需将手机放在标准秤上称重,就能快速验证商家的电子秤是否“缺斤少两”;在“产品质量”展台,执法人员现场传授产品质量辨别技巧;在“特种设备”展台,执法人员现场讲解电梯等特种设备使用注意事项,宣传特种设备安全知识;在“文明执法”展台,执法人员向学生宣传扫黑除恶、打击电信诈骗、反走私等相关知识,维护校园安全文明环境;在“护眼科普”展台,特邀滨视眼科医院为学生开展公益服务及用眼健康知识宣传。

普法赋能:案例教学激活"法治力"

突破“单向宣讲”的传统路径,文明实践法律宣讲员创新打造“案例剖析+互动答疑”沉浸式普法课堂,紧扣高校学生消费特点,选取“校园贷”“网购纠纷”等高发热点问题,通过“条款解析+场景还原”的方式抽丝剥茧——既剖析法律条文背后的逻辑框架,又还原真实案例中的维权盲区。既有“以案说法”的理论深度,又有“手把手教学”的实操指导,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民法典》等抽象法条转化为“外卖安全查验指南”“网购证据留存清单”等实用工具包。“听得懂、用得上”的普法模式,让法治精神真正从条款文本走进学生心间,转化为维护校园文明消费环境的行动自觉。

正如一位参与活动的学生所说:“在这里,我们不仅学会了如何‘护自己’,更懂得了如何‘护他人’——这种从‘被保护者’到‘守护者’的成长,比任何课本都珍贵。”

从“单点突破”到“系统集成”,滨州“文明实践进高校”的生动实践,既是对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生动诠释,更是构建“政府+高校+社会”协同育人模式的创新突破。五方联动机制有效整合资源,为高校学子构建起全方位的消费安全防护体系;场景化普法教育将法律知识转化为生动实践,让诚信理念在青年群体中落地生根;文明实践活动深入校园各个角落,推动文明理念融入日常学习生活,常态化深化文明消费理念培育,让文明消费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营造安全、公平、透明的校园消费环境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动能,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走深走实。(刘德梅 刘奎 张瑞文 杨雅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