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4-01 来源:
今年以来,阳信县紧紧围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以打造文明实践新阵地为核心目标,将其作为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重要抓手。通过整合优质资源、创新服务模式、打造特色品牌,文明实践活动月取得显著成效,成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全民阅读深入基层的重要平台和载体,进一步推动了文明实践深入人心、扎根基层,为广大群众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食粮。在第62个“学雷锋纪念日”之际,形成了“多点开花、全面覆盖”的生动局面,让雷锋精神在基层实践中焕发新活力,为构建和谐社会注入温暖力量。
一、深挖文化根脉,铸就文明传承新典范
阳信县以文化书院为核心阵地,深入挖掘地方文化底蕴,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深度融合,构建起文明实践的坚实根基。一是打造特色文化品牌。依托“尼山书院”等载体,设置儒学讲堂、书画室、古琴室等多元功能区,常态化开展经典诵读、书法培训、非遗剪纸等活动,累计举办活动50余场,参与群众超3000人次。通过“习武修心承古韵”太极拳公益讲座、“公益书法培训班”等特色项目,将《千字文》等经典融入教学,在技艺传承中弘扬孝悌忠信等传统美德,实现以文化人、以文润心。二是创新非遗活化路径。联合非遗传承人开设榫卯技艺、剪纸艺术等特色课堂,举办“非遗+阅读”主题活动20余期,吸引青少年400余人次参与。如非遗传承人郭新泽通过鲁班锁教学,让传统技艺焕发新活力;范东萌将《哪吒》IP与剪纸结合,以国潮元素激活非遗魅力,推动非遗从展柜“活”进生活。三是赓续红色精神血脉。组织青少年赴毛岸英故居等红色教育基地研学,开展“红色课堂”“诵读《雷锋日记》”等活动,邀请退伍军人、老党员讲述革命故事。河流镇以“活雷锋”杨广和事迹宣讲激励青少年,金阳街道将雷锋精神与梨乡文化融合,厚植家国情怀,培育时代新人。
二、创新服务模式,激活文明实践新动能
阳信县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打破传统服务边界,构建多元融合、精准高效的文明实践服务体系。一是构建“文化书院+”平台矩阵。整合图书馆、农家书屋、文化长廊等资源,打造“10分钟为民服务圈”。流坡坞镇依托4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书屋里的墨宝飘香”“知识助农”等活动;水落坡镇推出“典籍共读”“亲子阅读”品牌,年均借阅书籍1000余册,惠及群众1800余人次,实现文化服务“零距离”。二是探索“志愿服务+”实践路径。劳店镇首创“劳暖心·学雷锋志愿服务大集”,提供农技培训、反诈宣传等“一站式”服务;温店镇开展“书香伴成长·志愿小达人”活动,引导儿童参与图书管理、亲子共读,形成“参与-分享-传播”长效机制。全县累计开展义诊、法律咨询等志愿活动200余场,惠及群众超万人次。三是深化“数字赋能+”传播渠道。利用线上平台扩大活动覆盖面,如“三八礼赞”线上诗朗诵吸引20余名爱好者参与,95后占比达50%;信城街道结合文明实践站推广垃圾分类知识,通过短视频、直播等形式提升群众参与度,推动文明理念“云端扎根”。
三、聚焦民生关切,绘就幸福生活新图景
阳信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文明实践与民生改善紧密结合,全面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是织密老年群体关爱网。组织学生、志愿者走进养老院清扫积雪、陪伴聊天,开展“青春爱老行”活动;联合医疗机构为老人提供免费体检、慢性病防治讲座,创新“基层中医日间病房”服务模式。洋湖乡退役军人服务站为抗美援朝老兵维修轮椅,以“以爱破碍”行动传递尊崇关怀,累计服务老年群体2000余人次。二是筑牢妇女儿童权益屏。开展“巾帼普法进乡村”“扫黄打非进校园”等专项行动,覆盖妇女儿童5000余人。温店镇为计生特殊家庭提供卫生清洁、心理疏导服务;金阳街道组织青少年参与梨文化博物馆研学,将红色教育与科普实践结合,构建全方位成长保护体系。三是拓宽惠民服务覆盖面。坚持公益普惠原则,免费开放文化书院设施,举办法律讲座、健康义诊等活动60余场;劳店镇推出“网络防沉迷课堂”,邀请大学生志愿者开设寒暑假“暖心课堂”,惠及青少年800余人次,实现服务从“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
四、汇聚多元合力,构建共建共享新格局
阳信县通过整合资源、联动社会力量,形成党委主导、部门协同、全民参与的文明实践“大合唱”。一是凝聚“银龄力量”促传承。发挥退休教师、非遗传承人等群体作用,组建文化书院志愿者队伍。如田进燕老师义务教授太极拳,红石榴志愿者开展戏曲表演,实现“老有所为”与文化传承双赢。全县累计吸纳银龄志愿者300余名,开展活动120余场。二是激活“青年动能”添活力。流坡坞镇团委组织青年志愿者走访孤困老人,提供卫生清洁、安全宣教服务;劳店镇动员大学生参与“非遗活化”“红色研学”,培育青年志愿骨干200余人,形成“传帮带”服务链条。三是强化“政社协同”增效能。联合消防大队开展“书香进消防”活动,捐赠图书500册;联动医院、律所等机构提供义诊、法律咨询等专业服务。温店镇创新“订单式”服务模式,根据群众需求定制活动内容,实现资源精准对接、效能持续释放。
五、厚植生态理念,谱写绿色发展新篇章
阳信县将文明实践与生态保护深度融合,以“小环境”改善助力“大生态”建设,推动绿色理念深入人心。一是开展环境整治行动。组织志愿者清理体育广场、敬老院等公共区域垃圾死角,累计出动1000余人次;商店镇巾帼志愿者常态化开展卫生清扫,焕新乡村面貌,营造洁净人居环境。二是普及低碳生活知识。通过知识问答、宣传册发放等形式推广垃圾分类、节能降耗理念;信城街道举办“环保主题月”活动,以互动游戏增强群众参与感,覆盖居民5000余人次。三是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各乡镇卫生院开展健康饮食讲座,普及慢性病防治知识;红石榴志愿者联合中医推广养生操、艾灸理疗,惠及群众3000余人,推动“治未病”理念落地生根。
阳信县以文明实践活动月为契机,紧扣文化传承、服务创新、民生改善、资源整合、生态保护五大主线,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文明实践体系。通过“文化书院+”品牌矩阵的辐射效应、“志愿服务+”模式的创新实践、“全民参与+”机制的持续深化,实现了文明理念的广泛传播、群众福祉的显著提升、城乡面貌的焕然一新。下一步,阳信县将继续深化拓展文明实践内涵,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志愿服务专业化、文化惠民长效化,让文明新风吹拂梨乡大地,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精神动力,谱写新时代文明建设的璀璨华章。(魏忠林 田梦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