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泰来集团

图片
首页 ? 新时代文明实践 ? 文明实践活动

【文化书院建设】滨城区市西街道利民社区文化书院:搭建文化载体,打造多元文化服务共享链

发布时间:2025-03-27    来源:

  “青年夜校”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创新创业指导及文化艺术课程;“亲子阅读营”沉浸式体验增进亲子关系;“银龄学堂”满足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青苗课堂”激发青少年阅读兴趣……近年来,滨城区市西街道利民社区通过“社区合伙人”赋能,“公益+激励”服务模式,构建三级阅读体系等措施,着力打造集阅读、学习、交流于一体的“文化书院”,构建起全生命周期文化服务的共享链。

 

“合伙人”赋能,文化书院共享“朋友圈”

  利民社区以居民需求为导向,通过“文化书院合伙人”模式,精准对接文化企业、社会组织、志愿团队等多方资源,设计多样化、个性化的文化活动和服务,成功吸引不同年龄、不同兴趣的居民群体积极参与,形成了资源共享、活动共办、服务共供的紧密合作机制,真正实现了文化服务的精准化和全覆盖。目前,已有38家企业和机构加入“文化书院合伙人”,整合文化资源20余项,累计参与居民超2000人次,有效促进了辖区文化共建和居民互动。

  “作为志愿组织,我们从专业角度出发,结合居民实际需求,提供阅读推广、文化培训、心理辅导等多元化服务。我们不仅注重活动形式,更关注活动内涵和居民参与感,力求让每一位居民在文化书院中找到归属感和获得感。”“社区合伙人”如北辰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负责人宋磊说。

 

“公益+激励”服务,文化书院建设更良性

  为确保文化服务的普惠性和可持续性,利民社区文化书院创新引入“公益+激励”服务模式。居民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文明实践活动等方式积累文化积分,可在书院内兑换文创产品或培训课程,形成“参与-激励-再参与”的良性循环。这一机制不仅激发了居民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还促进了社区内需市场的活跃,为文化书院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利民社区书记吴静说:“‘公益+激励’服务模式让居民从被动参与者转变为成长同行者,真正实现了文化服务的共建共享。参与居民也表示这种模式让他们感受到文化活动的吸引力和价值,希望通过这种服务模式,能够享受到社区更多文化服务的‘红利’,共同推动辖区文化生态的良性发展。”

 

构建三级阅读体系,文化书院服务更精准

  文化书院针对不同年龄段居民提供个性化服务。针对“一老”,开设“银龄学堂”。通过经典诵读、数字技能培训等活动,满足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助力跨越数字鸿沟;针对“一小”,开设“青苗课堂”以绘本共读、思辨训练等形式激发阅读兴趣,培养思维能力;针对青年,团工委开设“青年夜校”,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创新创业指导及文化艺术课程,助力青年成长与发展;针对家庭教育,开设“亲子阅读营”,通过沉浸式体验,增进家庭成员情感联系。

  通过建立“社区-楼栋-家庭”三级服务体系,深入推进“15分钟品质阅读圈”建设,文化书院、楼栋书角和家庭书房共同构成立体阅读网络,通过常态化开展“图书漂流”、“跳蚤市场”、“岁月书声读书会”等特色活动,让朗朗阅读声飞入寻常百姓家。截至目前,“银龄学堂”已组织活动20余场,吸引800余人次参与;“青苗课堂”举办活动40余场,参与群众达200余人次;“青年夜校”开展活动10余场,参与人数200余人次;“亲子阅读营”吸引200余个家庭参与,累计参与群众600余人次。

  下一步,利民社区将持续通过不断探索与实践,把“文化书院”打造成更具影响力的社区文化品牌,持续延伸全生命周期文化服务共享链,让每一位居民都能在社区文化建设中收获成长与幸福,助力社区文化繁荣发展,提升社区居民的归属感与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