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3-18 来源:辛店微发布
今年以来,惠民县辛店镇立足文化振兴,创新打造集非遗传承、助残扶弱、儿童关爱于一体的文化书院,以“老有所乐传薪火、弱有所为拓富路、幼有所教润童心”为主线,构建起文化服务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的共富新生态。书院通过活化东路梆子非遗技艺、培育铝编特色产业、深耕儿童文化教育,走出了一条“文化赋能、多元共治、全域共享”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传承文化根脉,
打造“老幼共融”文化家园
书院以非遗传承为抓手,构建全年龄覆盖的文化服务体系。针对老年群体,成立“银龄戏曲社”,组织老艺人传习东路梆子经典剧目,并结合时代主题创作《移风易俗新风赞》等新戏,通过“百姓戏台”月月演、村村巡,让传统戏曲焕发新生。同时,开设书法、剪纸等课程,鼓励老人化身“乡贤导师”,带动年轻一代参与文化传承。面向儿童,书院打造“四点半学堂”,由志愿者辅导作业,并开设公益书画班,举办“童绘家乡”主题活动,引导孩子用笔墨记录乡土之美。通过“非遗小传人”项目,儿童还可体验东路梆子唱腔、铝编手作,在文化浸润中厚植家国情怀。
聚焦助残扶弱,
探索“技能富民”创新路径
书院将文化服务与产业振兴结合,为残疾人群体铺就自强之路。联合市、县残联开设铝编技能培训班,设计中国龙、孔雀开屏、一帆风顺等30余款文创产品,并成立“阳光铝编合作社”,文创产品多次在广东、济南、滨州等地参展,通过“线上直播+线下展销”模式,带动残疾人月均增收超千元。书院还设置管理员、活动助手等公益岗位,优先聘用残疾人参与运营,同步开展“自强之星”评选,以作品展览、故事分享提升社会认同感。目前,铝编产品已销往全国多个景区,形成“指尖经济”特色品牌,实现“扶志”与“扶技”双赢。
整合多元资源,
构建“长效惠民”服务体系
书院构建“党建引领+数字赋能+社会协同”的可持续发展机制,并将书院建设纳入民生工程。引入3家企业设立公益基金,与4所高校共建实践基地,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运作模式。创新“数字赋能”服务,开通“辛店文化云”线上平台,推出直播戏曲演出、发布铝编订单等服务,线上服务超2600人次。书院还联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银龄调解队”参与邻里矛盾化解,推动文化活动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运营以来,累计开展活动18余场,服务群众2000余人次,相关经验被省级媒体专题报道,成为以文化振兴助推共同富裕的鲜活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