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3-12 来源:通讯员 王晓斐 李宁
“一番话字字重千斤”“枪林弹雨军民隔不断”“只盼着深山出太阳”……初春的清晨,姜楼镇文化书院里传来实验京剧团的排练声。顺声走近,只见京剧爱好者围坐在一起,浑厚的唱腔,干净利落的招式,伴随着激扬的琴声,大家演唱得字正腔圆,中气十足,经典的篇章与清脆响亮的嗓声相互交融,共同营造出一段充实美好的清晨时光。
近年来,惠民县姜楼镇始终把居民需求摆在首位,积极拓展公共文化阵地。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镇史馆、科普馆、农家书屋,精心打造集学习、科普、娱乐、交流于一体的文化书院,让优质文化资源融入居民生活。如今在姜楼镇,居民们在闲暇时光前往文化书院阅读书籍、练习书法、排练剧目、参与手工制作已然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文化的春风浸润着每一位居民的内心。
读书分享,书香墨韵沁人心。每到周末,文化书院都是热闹的时候,大人、小孩儿齐聚一堂,沉浸在各类文化活动中。其中最受大家欢迎的就是读书分享会,居民们围坐一圈,有人分享《平凡的世界》里孙少平的奋斗历程,讲述平凡人在苦难中坚守希望;有人畅谈《百年孤独》里魔幻又真实的家族故事,探讨命运与时代的关联。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交流读书感悟,碰撞思想火花,在书香中度过充实又惬意的时光,让阅读成为生活的温暖底色。
面塑泥人,传统技艺绽童趣。在姜楼镇文化书院,面塑非遗传承人张士翠拿起面团,手指灵活飞舞,不一会儿,一直活灵活现的小兔子便跃然指尖,吸引众多儿童前来体验学习,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交流着各自的创意,现场充满了欢声笑语。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真切地感受到面塑这一传统技艺的独特魅力,他们的童趣在非遗传承的氛围里尽情绽放,小小的文化书院也因为这群孩子变得更加生机勃勃。
书法绘画,助力银龄享晚年。面对老龄化社会需求,文化书院整合老年大学、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青年夜校、公益组织等资源,创新“银龄关爱”服务体系,推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系列志愿活动,搭建居民在家门口一站式获取文化生活的载体,变“种文化”为“众文化”,68岁的王大爷感慨:我从年轻的时候就喜欢写写画画,家里没有这么大的地儿,现在来文化书院,不但能写能画还能和老伙计们拉拉呱!”此外,文化书院还成立“银龄智库”,鼓励退休教师、文化爱好者等发挥余热,参与社区治理、文化传承,实现“老有所为”的价值追求。
下一步,姜楼镇将以社区文化书院为载体,聚焦居民实际需求,在服务上持续做“加法”,依托精细化、多样化、暖心化的服务模式,不断完善管理和保障机制,“一站式”满足居民需求,让文化的力量渗透到每一个角落,持续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以文明善治推动品质小镇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