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泰来集团

图片
首页 ? 新时代文明实践 ? 文明实践活动

滨州经开区杜店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 小站点也能“挑大梁”

发布时间:2024-11-29    来源:多彩杜店

  为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弘扬时代文明新风,杜店街道各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结合自身特点,广泛深入开展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明实践活动,以喜闻乐见的形式让文明实践阵地“活”起来、队伍“动”起来、群众“乐”起来。

  杜店街道居民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朋友圈”都有啥?
  今天让我们走进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理论宣讲小课堂”,见证居民生活新变化!

  “宣讲+队伍”,让理论宣讲“动”起来

  人群中,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正在用家常话、大白话将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和新政策讲给群众听。
  “社区理论宣讲队的志愿者定期来我们小区进行宣讲,他们结合群众关心的事情和居民的切身利益,注重答疑解惑,配合互动交流,听起来很有趣,居民在家门口就能第一时间掌握党的好政策,就连大爷大娘们都很乐意坐下来听。”馨悦社区党总支书记张静静赞叹道。
  为推进理论宣讲与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深度融合,杜店街道从群众实际需求出发,广泛发动23支志愿服务队,组织开展政策宣讲、法律维权、卫生保健、扶贫帮困、环境整治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志愿者们在慰问孤寡老人、义务剪发、健康义诊时,用自己的语言,把党的创新理论深入浅出地讲给基层群众听,助力居民掌握了解惠民政策。
 “宣讲+阵地”,让理论宣讲“燃”起来

  “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就像是咱们生活的两个重要保障,一个管老来有钱花,一个管生病少花钱。它们都是国家给咱们老百姓的好政策,咱们可得好好珍惜......”秦皇河社区志愿者正在居民家中面对面地向居民宣讲医疗保险、养老保险政策。
  “之前我对这些保险政策都不太了解,别人提及参保时我也没在意。今天仔细听了咱志愿者的讲解,我才意识到原来这两项保险对我们的生活有这么多的好处啊!”居民刘阿姨感慨道。
  街道坚持“群众在哪里,宣讲就到哪里;群众何时闲下来,就在何时讲”的原则,采取“固定+流动”“线下+线上”宣讲等方式,推动宣讲资源下沉、学习课堂前移,筑牢党的创新理论宣讲新高地。针对群众时间零散、文化程度不同等实际,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党群便民服务中心等阵地,开展理论宣讲活动。将“普通话”变成“地方话”,把“大主题”切换成“小场景”、把“大道理”转化成“小节目”,将宣讲地点搬到农村大集、社区公园、居民小区、暑期课堂……实现群众在哪里,宣讲阵地就建在哪里,基层宣讲就延伸到哪里,让基层多样化“小课堂”变身党员群众学习“大学校”,将党的创新理论带到基层、扎根群众。
  “宣讲+服务”,让理论宣讲“活起来”

  “水清木华艺术团,带头宣廉走在前。编排节目来表演,党的精神入心田……”艺术团的志愿者们用小品的形式,以生动活泼、朗朗上口的韵律,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巧妙融入每一个节拍、每一句唱词之中,把党的好声音传播到群众的心坎里,让居民坐得住、听得进、记得牢。
  “我很喜欢这个小品表演,听得十分过瘾,这种宣讲形式很吸引人,我和我老伴都非常喜欢。”在场的一位老党员说。
  如何将理论知识和党的政策装进群众脑袋里?水清木华社区通过“对谈式”“故事会”等形式,把宣讲主体向百姓名嘴、身边榜样、文艺骨干和支部书记倾斜,并借力文艺活动,将党的创新理论融入到群众喜闻乐见的快板、三句半、小品等文艺形式中,实现用百姓自己的话、说百姓关心的事、讲百姓信服的理,增强宣讲的感染力。
  “采用文艺形式开展理论宣讲感染力更强,居民群众也听得津津有味,既接地气又聚人气,既有深度也有温度,把‘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宣讲内容送到寻常百姓家。”水清木华社区党支部书记张换利说。


  入脑入心的理论宣讲
  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摒弃陋习
  真正将理论宣讲、服务百姓
  落到了实处
  未来
  杜店街道将继续深化
  新时代文明实践系列活动
  为群众带来更多精彩与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