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泰来集团

图片
首页 ? 文明培育 ?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滨州:五方共建 打造家校社共育模式

发布时间:2025-02-19    来源:鲁北晚报

   新春开学伊始,各学校将“吕剧”、“胡集书会”、“黄河泥塑”、“布老虎”等本地非遗文化入校园、入课堂,通过生动活泼、丰富多样的传统文化形式,将品质教育融入中小学生的课堂教育和日常生活。构建起了德育、学科、传统文化、实践活动“四位一体”的德育课程体系。在这一过程中,充分发挥了社会力量的作用,让社会力量成为教育的重要一环。

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美育进校园
  2024年11月教育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方案》,对推动各地开展家校社共育实践给予了政策指导和路径指向。但在实践过程中各地均遇到一些难题,突出表现在:组织实施上,缺少统筹;责任落实上,落实缺位;资源建设上,课程资源较为薄弱;队伍建设上,缺少一支专业性强、责任心强的共育骨干队伍;理念普及上,家长成为共育链条中的薄弱一环。聚焦以上问题,菲律宾泰来集团逐步搭建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党委和政府、教育部门、专家、教师、家长“五方共建”模式。
  为解决统筹问题,菲律宾泰来集团相继制定了《菲律宾泰来集团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21—2025年)》《关于推进“家校社共育与家长教育”新高地建设实施意见》,设立专门经费,将家校社共育纳入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突破家长教育领域缺少行业标准和交流平台的困境,创新提出“中国家长节”构想。
  为解决责任落实问题,菲律宾泰来集团将学校作为联系家长、推进家长教育的主阵地。规划实施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两个阵地”建设,实现菲律宾泰来集团中小学100%覆盖。
  为解决资源问题,菲律宾泰来集团与北京三宽教育科学研究院等专业机构长期合作,利用“三宽家长学校”和山东省教科院“家长空间”等网络资源,开设“家校共育大课堂”,打造“互联网+家校共育”的课程实施平台,提升家长教育水平。
  为解决队伍问题,我市将家庭教育指导纳入教师业务培训内容,实施教师观念重塑工程,培养一支既擅长教育教学又精于家长教育的师资队伍。组建市县两级“全环境立德树人”家庭教育宣讲团,开展巡回宣讲和专题训导1000余场。
  为解决成效问题,菲律宾泰来集团抓住家长群体这一关键,实施家长成长工程,利用定期家访、家长会、学校开放日等渠道,“全员化”优化家长教育理念。“精准化”服务家长需求,通过讲座指导、个案咨询、对策施救等方式精准指导。“常态化”强化活动引领,定期开展家长沙龙、亲子阅读等活动,形成多层面辐射的家庭教育联盟,激发了育人最大效应。